第244章:嬴政树国家民族之观念_我的历史聊天群
笔趣阁 > 我的历史聊天群 > 第244章:嬴政树国家民族之观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4章:嬴政树国家民族之观念

  秦始皇嬴政世界,咸阳城外,皇家农庄。

  此处有嬴政才设立的大秦农耕研究所,但没有对外公开。

  今日,嬴政微服前来,陪同的还有赵高,章邯,扶苏,萧何,蒙毅等人。

  一同人来到农庄的一条河流旁,在此还有二十多位“农耕研究所”的人员。

  这些农耕研究所的人员,基本上来自墨家,其中有些来自大秦学宫,专门从事农学研究的。

  “陛下,水碓,船碓已经仿造完成,请陛下查看。”

  说话的是农耕研究所领头,出身墨家,精通不少机关术。

  “嗯。”

  嬴政点头,看着身旁的扶苏,问道:“你可知,此物有何用?”

  此处河流比较快,船碓放在河面上。整体以船身为主,两旁配有大齿轮,随着河流而动,船身里面便是进行舂米……

  扶苏只是从外面观察,不得其意,摇头道:“此物,儿臣不曾见过。看上去像是船,但其外面又有差别,肯定不是用于捕鱼,至于其用处何在,却不明白。”

  赵高,萧何,蒙毅等人也在打量着船碓,但都没看明白。

  “过去看看便知。”

  嬴政望着距离两三丈远,在河面上的船碓,对扶苏说道。

  从岸边,到船碓处,有木桥搭建过去,同时可并行三人。

  扶苏按照嬴政所说,走过去查看,赵高,萧何,蒙毅也跟着前去。

  临近船碓,上面有两个农耕研究所的人正在舂米。

  见此场景,扶苏,赵高,萧何,蒙毅四人一下明白过来。

  “此物,竟然是舂米之用!”

  别看扶苏是大皇子,地位崇高,但也是见过舂米的。

  不过,在大秦,舂米一般是妇人或者隶臣,隶妾等人做的事情。

  就是将粟谷或者稻谷等放入石槽中,然后双手抱着大木头舂,将谷壳剥离,得到米粒。

  以这样的方式舂米,一个妇人一天最多也就舂四五石,而且常年累月下来,上了年纪,妇人的双手往往会烙下病根,使不上力了。

  “与家中舂米不同,此物应该更快,更省力。”

  萧何曾经亲自体会过舂米,知道其中的道道,看向船碓中那农耕研究所之人,问道:“此物,一日能舂米多少石?”

  那农耕研究所之人回道:“此物陛下命名为船碓,在河面上能昼夜不停的舂米,若是安排人日夜舂米,便能舂米二十石左右。我等使用还不熟练,熟练之后会更多?”

  “二十石?!”

  萧何惊讶,他知道家里下人舂米,一日(白天)也就四五石,船碓却能日夜舂米二十石左右,不可思议。

  而且,眼前的船碓舂米,使用的是水力,只需要一两人负责添加,清理便可,十分省力。

  “萧丞相,似乎已经明白,何不说来听听?”

  蒙毅对舂米之事不太懂,谦虚的询问萧何。

  赵高和扶苏也不是很懂,仔细听萧何讲解。

  之后,四人返回。

  嬴政再次问道:“现在,汝等可明白?”

  “父皇,儿臣明白了。此物,将大利于舂米之事,更能省时省力。”扶苏恭敬道。

  “知其一不知其二。”

  嬴政对扶苏的回答有些失望,而后说道:“看过船碓,接下来随朕去看看水碓,石碓。”

  紧接着,一行人先是去看水碓。

  水碓与船碓相似,都是利用水力,但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面。水碓设置在水流更为湍急的地方,水流驱动木制齿轮,带动磨子,进行舂米。

  一个水碓,舂米速度没船碓快,但相差不太大。

  然后是石碓,同样是用来舂米,不过不是借助水力,而是用人力或者牛马之力,相比传统的用手舂米,更为省力,速度也更快。

  当然,没船碓和水碓省力,速度也更慢。

  但是,石碓满足那些不靠近河流的地方使用。

  虽然船碓,水碓,石碓对舂米而言更为省时省力,但赵高,扶苏,萧何,蒙毅等人,不知道为何嬴政对此似乎很看重。

  舂米工具而已,都是小事,不应该小题大做。

  认为,不值得嬴政如此重视。

  “此物,名为风车,用来分离谷壳和米粒。”

  看过船碓,石碓,水碓之后,嬴政等人来到“农耕研究所”所在院落的场地中,嬴政看着风车说道。

  风车?

  分离谷壳和米粒?

  扶苏,萧何,蒙毅等人好奇的看着眼前一米多高的风车。

  风车,全身除了风扇处有一根铁棍外,其余周身全是木制。

  上面是一个大漏斗,将刚舂过的粟谷或者稻谷放入其中,大漏斗底部有开关,控制粟谷等物的下落量。

  正前方,除了风扇的摇手外,就是出米粒的口子。

  背面,也有一个出口,较中的谷壳会从这里出来。

  风车的左边是一个出风口,也就绝大部分谷壳分离后的出口。

  农耕研究所的人员开始示范,刚舂过的粟谷倒入大漏斗中,摇动风扇,打开大漏斗开关。

  只见,原本舂过的粟谷,谷壳和米粒,经过合适的风力吹动。米粒重,就从前方的口子出现,较重的谷壳或者较轻的一些米粒从后方的口子出来,绝大部分谷壳从左边的出风口飘落在地。

  一刻钟时间,数石舂过的粟谷就经过风车分离完成。

  相比于传统的分离方式,也就是把舂过的粟谷等用簸箕和细竹筛子进行分离。

  用动车,要更省时省力太多,而且分离效果更强。

  “农耕,乃国之根本,朕不敢大意。”

  嬴政看着扶苏等人,肃然道:“尔等恐怕对今日见到的船碓,水碓,石碓,风车等农具,不太看重。但,朕要告诉尔等,农耕之事无小事!

  别以为这些新农具只是方便舂米,使之更省时省力而已。尔等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有了船碓,风车等农具,舂米之事,便能节省至少一半的时间和人力。

  朕了解过,一百姓之家,往往花在舂米上,就要用不少人力。尤其是对于妇人来说,舂米就是日常之事,而且还是一件费力费时之事。

  一人在常年累月下舂米之后,往往会使双手失力,得苦病。

  如今有了船碓,风车等农具,便可让百姓节省至少一半时间,同时更为省力,不至于以后落下病根。

  从舂米中省下一半以上的时间,便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农耕或者织布等事情上。

  如此不但利于百姓健康,更能促进农耕发展,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富于民而强于国!”

  听嬴政讲解一番,扶苏,萧何,蒙毅,赵高等人恍然。

  “父皇圣明,儿臣愚钝,竟没体会父皇的深意和良苦用心。”

  扶苏十分惭愧。

  “陛下圣明,时刻为国为民而忧,臣等惭愧。”

  萧何,蒙毅,赵高等人恭敬道。

  是啊,他们没想区区用来舂米的农具,竟然还有如此深意。

  大大解放劳动力,增加农业生产啊!

  他们没想到这一层。

  “尔等今后要注意,农耕无小事,一切有利于农耕之事之物,都应加以重视。”

  嬴政对众人的态度很满意,嘱咐道:“朕相信,今日所见船碓,风车等新农具,必将大利于百姓,利于农耕,利于大秦!”

  在场的农耕研究所人员对此深以为然,尤其是有几个农家之人,更是将船碓,风车等新农具视为宝贝。

  对将这些新农具带来的秦始皇嬴政,更是敬畏有加。

  在农耕研究所的院落场地上,除了风车,石碓外,还有其他农具。

  “此物,是犁头,不同于大秦之犁,用牛拉动,更利于耕地。”

  农耕研究所的领头为众人介绍以“曲辕犁”为原理制作的新犁头。

  “此物,是石磨。”

  此时,一个农耕研究所之人在推动石磨,将小麦磨成粉墨。

  “麦,做成麦饭口味欠佳,但磨成麦粉,即面粉后,可做面饼,面条,口感比之麦饭要强许多。”

  在大秦,只有一半不到的地方有在使用面粉,其他地方多是做麦饭,尤其在北方的关中,陇西之地,更是把麦作为粗粮使用。

  所谓麦饭,就是用麦子当作米,用来做饭,真的很难下咽。

  “有了石磨,麦,玉米等物便可磨成粉,制作面饼,面条等。国库的麦可囤积不少,将之做成面粉,再将面粉,面条等制作之法传出去,如此麦便能起到更大作用。”

  嬴政看着萧何道:“此事,萧何,朕交给你来办。”

  “臣领命!”

  萧何恭敬道。

  这两年随着休养生息的进行,加上玉米,红薯,土豆的推广,粮食产量大增,国库丰盈。

  但,麦子却越来越不受欢迎,在国库囤积不少,令人发愁。

  如今,算是有了解决知道。

  玉米主要是用来喂牲口,麦子也是,但奈何玉米产量高,更便宜,所以麦子处境尴尬,就被剩了下来……

  ……

  与此同时,石磨,石碓已经在大秦学宫的后勤推广使用。

  在大秦学宫,因为当初王宇的缘故,一直推行的是一日三餐,让师生们吃饱,安心学习。

  今日中午,大秦学宫食堂的配餐换成了面食为主:馒头,面饼,面条……还有些玉米饼和玉米馒头。

  当然,这些都不是大秦这里的人会做的,而是嬴政兑换船碓,风车等东西时,同时让王宇安排两个人过来。

  一个人教授如何制作各种农具。

  一人教授如何磨面,做面食,做玉米饼,玉米馒头等等。

  食堂显眼处有一个小黑板,上面是粉笔写的字:

  “今日开始,三餐将提供面食。所谓面食,包括麦面,玉米面。

  麦,玉米,将之磨成粉,便成麦面粉和玉米面粉。

  再通过特殊做法,将麦面粉和玉米面粉制作成馒头,面饼等食物。

  麦面粉还能制作成面条,口感极佳。

  今日午时,大量提供馒头,面饼和面条!”

  师生们一开始看得莫名其妙,心里有些抵触,因为平时提供的麦饭很难吃,现在要大量提供,如何能适应?

  但他们没办法,食堂提供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刘季,项羽,龙且等人也来到食堂,刘季顺便在食堂外面的报亭买了一份最新的大秦报。

  三人拿到了馒头,面饼,面条等食物,然后坐在一起。

  “昨日后勤就在捣鼓些东西,什么石磨,石碓的,原来是为了做这些食物,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刘季想起来,今日上午他们有课,还不知道食堂食物的变化。

  “尝尝不久知道了?”

  龙且撇了刘季一眼,没好气道。

  项羽对吃食不太讲究,拿起筷子就开始吃面。

  筷子,也是王宇在大秦的杰作。

  三人一人一碗面,大约有二两,放上些芥末和炒制的烂肉绍子。

  王宇虽然来大秦会带上些辣椒之类的佐料,但没有栽种。也只有嬴政命人在自家地里种植有,用来自己想用。

  “咦?”

  虽然大秦的佐料不多,但厨子来自华夏帝国的高级厨师,使得今日的面条,令项羽惊讶:“味道,甚好!”

  “真的?”

  龙且准备尝试。

  “真的?”

  刘邦狐疑的看着项羽,但还是谨慎的尝试一点。

  “嗯?”

  “味道真好!”

  不仅是他们,在场的师生们,尝试过面条的,大部分都赞不绝口。

  “没想到难吃的麦饭,磨成粉做成馒头,面饼,会如此香!”

  “真香!”

  ……

  效果出奇的好。

  这一顿,大部分人吃得很饱。

  “舒坦!”

  刘季满足的舔了舔嘴角,拿起大秦报看了起来。

  没一会儿,便惊讶道:“始皇帝陛下,要设靖边祠,以祭奠那些为华夏抵御匈奴,戎狄,胡人等外夷的英雄人物……齐人管仲,秦人由余,司马错,燕将秦开,赵将李牧等五人将为列靖边祠,受后人祭拜。

  真是不可思议!……李牧也在列!”

  在刘季看来,秦与赵,绝不是一路人,但若对面有一个东胡人,或者匈奴人,相比之下,秦人虽然贪鄙凶恶,却好歹也扎髻,穿深衣,吃五谷,可以交谈商量。而胡人,则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还同代北赵人世代有杀戮劫掠之仇!

  “靖边祠?”

  项羽皱眉,问:“秦始皇,何为?”

  “收买人心?”

  龙且也疑惑。

  刘邦摸着小胡子,琢磨半响,指着大秦报,道:“你们看,报纸上还有始皇帝陛下的话。

  始皇帝陛下,曰:朕要尽收河套之地,驱逐胡戎,让北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百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朕,誓灭匈奴,扬我华夏之威!”

  顿了顿,刘季叹道:“始皇帝陛下,这是要真的要向西用兵了!”

  说着,看着项羽和龙且,问道:“你二人,还没考虑好是否应招参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说定你们也能成为李牧那样的华夏之英雄,名垂千古!”

  华夏之英雄,名垂千古!

  并不是为秦始皇卖命!

  项羽和龙且,心动了。

  复国无望……去征战外夷,成为华夏之英雄,倒是很吸引人!

  ………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7.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