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老学者”的儿子_重返1988
笔趣阁 > 重返1988 > 第四十五章 “老学者”的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五章 “老学者”的儿子

  王耀武刚想打电话,结果看到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这个时间对方早就下班了。

  “算了,明天再打电话吧………!”

  第二天,刘啸再次跟随父亲来到轴承厂,还是老样子,自己待在门卫室。

  同样是老样子,工厂的妇女上班路过门卫总要看一样,发现刘啸坐在里面后又是一顿唠叨,就是一件事,和刘家拉亲家。

  刘啸也不吭声,这件事交给自己老爸去做,反正一家人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是不会把自己卖了的。

  工厂的上班铃声八点准时响起,然后赵兵起身把铁门关上,再用一条铁链子锁上,整个工厂就里不出外不进,只能通过小门进出。

  “神腿,把门打开,我进去!”

  “神腿,开门,我出去一趟!”

  不断的有人迟到,还有刚上班就早退的,虽然门口墙上贴着规章制度,但就是一张废纸,没有人理会。

  赵兵也习惯了,小门都不锁,任凭工人们进出。

  八点半左右,邮递员来投递报纸,刘啸第一时间就翻看起来。

  别看工厂现在效益不景气,但报纸还是要订的,国家日报、群众日报、辽北日报、辽北经济日报,还有丰城日报,一样不能少。

  不过这些报纸基本没人看,就放在门卫室里,以前赵兵把报纸当柴火烧,现在成了刘啸接触外面的渠道。

  刘啸第一时间找出丰城日报,他想看看张彦鸿的消息有没有登在报纸上,结果没有。

  也对,对方是昨天晚上下班时来的,估计不能这么快,明天再看看吧。

  刘啸相信那位张区长一定会把昨天的事情大书特书一番。

  “看看今天的报纸!”

  刘啸翻看起来,结果在国家日报和群众日报上都刊登了对当前物价飞涨现象的评论,也都是指出要尽快实行改革,以确保市场平稳。

  “看来要开始价格闯关了。”

  刘啸相信国家已经开始准备。

  “也不知道我的那篇文章看没看到!”

  同一时间,王耀武正在和总编辑赵传文讨论这篇文章。

  赵传文也是省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从事经济研究三十多年,对国家的经济有很深的了解,他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耀武,这文章写的很深刻,作者是哪个大学的教授?”

  王耀武摇了摇头。

  “老赵,作者不是教授,是丰城第三轴承厂的副厂长,叫做刘向学,你听过这个人吗?”

  “副厂长?刘向学?”

  赵传文努力的回忆,可没有这个名字。

  “不认识,看来这个刘向学是一个被埋没的经济人才,可惜了,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跑到工厂完全是浪费,唉,又是一位被时代耽误的人才呀!”

  赵传文也把刘向学当成了一位隐藏在民间的老同志。

  王耀武说道:“老赵,这个刘向学是经济专家,水平非常高,我准备一会儿给他打个电话,要是有机会请他来一趟,当年和他探讨一下。”

  赵传文点头。

  “对,你现在就打电话。”

  王耀武也不耽搁,抄起电话拨打总台。

  “给我接丰城第三轴承厂。”

  总台回复:请稍等。

  大概一分钟后,刘啸面前的电话响了起来。

  赵兵没在屋,刘啸直接拿起了电话。

  “你好,找谁?”

  “哦,你好,是丰城第三轴承厂吗?”

  “对,我这里是收发室。”

  另外一边的王耀武有些纳闷,这声音怎么像是一个孩子,不过也没在意,接着说道。

  “是这样,我想问一下,你厂子里有没有一位叫做刘向学的人,对了,他是副厂长。”

  刘啸回答道。

  “有,你找他有事吗?”

  对方接着说道。

  “有事,麻烦你帮我找他一下,就说是辽北经济日报编辑部,他投了一篇稿件,你说一下他就知道,我在这里等着他,希望能和他聊一聊。”

  “来了,来了!”

  刘啸一下来了精神,自己那篇文章果然引起了对方的注意。

  “哦,这样呀,我父亲现在不再厂里,您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说。”

  王耀武一听愣了,怎么是儿子接的电话?是了,对方的年纪很大了,儿子怕也得三十多岁。

  “唉,一个人才窝在了工厂,连儿子也只能当门卫,真是悲哀。”

  不过王耀武没想和刘啸多说,毕竟太专业,对方恐怕也不懂。

  “是这样呀!那好吧,我给你一个电话,等你父亲回来后可以直接打给我,我叫王耀武,是辽北经济日报的副总编辑。”

  对方说完就想挂掉电话,刘啸马上说道:王总编辑,您说得那个稿件是不是叫做“关于当前社会通货膨胀现象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一点见解”。

  王耀武回答:对呀!

  刘啸接着说道。

  “王总编辑,这篇文章是我和我的父亲一起写的,我想,我也能和你一起探讨一下。”

  王耀武马上问道。

  “哦,是你和你父亲一起写的?你也是一位经济学者吗?”

  刘啸回答。

  “经济学者算不上,我父亲才是,他对国家当今的经济有一些看法,平时总和我聊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时间长了也了解一些。”

  另外一边的王耀武和赵传文对视一眼,赵传文点了点头,示意王耀武可以和对方聊聊。

  王耀武问道:“对了,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刘啸回答:“我叫刘啸,呼啸山庄的啸。”

  王耀武接着问道:“哦,好名字,你读过呼啸山庄这本书?”

  刘啸又回答:“读过,我读过很多书,四大名著,高尔基的在人间三部曲,托尔斯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读过。”

  王耀武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真不错。

  “那好,我想和你聊聊你父亲写的这篇文章,你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有什么看法呢?”

  王耀武步入正题。

  “嗯,这只是一次改革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不足为虑。”

  刘啸开宗明义指出这次通货膨胀的性质。

  王耀武觉得这个回答很不一般,对方父子在文章中可没有说这层含义,所以立刻来了兴趣,而赵传文也把耳朵凑在电话筒前,两个人都想听一听对方的解释。

  “哦,为什么这样?”

  王耀武问道。

  刘啸回答:“通货膨胀有两种形式,一是大量增发货币,导致钱不值钱,二是需求大于供给,物品稀缺自然价格上涨。

  我们国家货币发行没有问题,甚至都没有国债,与西方国家相比优良率很好,所以问题在于需求大于供给,这是我们通货膨胀的原因。

  不过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形式转变时都会出现物价上涨的现象,现在我们国家的局面并不可怕。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通货膨胀将始终伴随着整个市场,关键是要控制通胀率,现阶段通胀率过高,根本当然是在物资紧缺,物资紧缺的根本又在于生产力不足,这同样是长期问题,不能一蹴而就。

  其实国家应该从另外一方面缓解现阶段通胀,那就是增发货币,让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也就是给我们涨工资,老百姓手中的钱多了,心里的恐慌自然就减少。

  不过,增发货币币值除以我国的生产总值是不能大于通胀率,这是底线。

  解决我国通胀的根本还是在于扩大生产力,但这也有问题,那就是扩大生产力就是工业化。

  工业化是资本增密的过程,需要不断资本投入,但我国国力很弱,国家资本不足,私人资本现阶段还很少,多是在特区中,其他地方基本没有,所以我觉得国家应该适当发行国债来缓解资金不足的情况………。”

  刘啸在电话这一边不断的说着,王耀武和赵传文一声不吭地听着,他们两人根本就插不上话,因为很多都不懂。

  什么增发货币币值除以生产总值?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大于通胀率?工业化为什么是资本增密过程?这些问题都不明白呀?

  刘啸一口气说了二十多分钟,直到口有些干,喝了口水后才发现那边怎么没动静?挂了?还是电话费没了?

  “喂,王总编辑您再听吗?”

  “啊,我再听,我再听,刘啸,您的见解真是………真是太惊人了,这………这都是你从你父亲那里学来的吗?”

  此时王耀武觉得自己像是个小学生,又觉得这些年经济白学了,根本就接不上话呀!那位“刘教授”的儿子都这么厉害,“刘教授”本人岂不是更厉害?

  这个人到底是谁?难道是著名经济学家张常悟曾经的同学?

  刘啸差点笑出声了,没错,他就是要“故弄玄虚”一番,先把对方镇住。

  当然,自己也没瞎说,都是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全是问题。

  三十年后,华国的改革开放被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奇迹,也是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过的奇迹。

  让十亿人口在短短四十年内脱贫,听起来完全是天方夜谭。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本身就存在太多的问题,一个稍微疏忽的小问题,在十几亿人口的加持下也会变成大问题,而且在改革开放初期,华国经济还是一团糟,在西方国家眼里,这里充满了致命的危机,稍有不慎社会就要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四十年时间保持一个快速的增长,换成其他任何国家都是无法想象。

  当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其中的困难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现在这点通货膨胀根本不算什么,刘啸根本就没在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7.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